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2019年贵州省食品安全宣传周媒体通气会

发布时间:2019-06-17 11:02:34
【字体: 打印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上午好!

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23部门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通知》(食安办〔2019〕2号)的统一部署,我省将于6月18日—7月10日与全国同步开展以“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

为了使这次宣传周活动更加贴近我省实际,使宣传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省食安办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组织领导,在广泛征求省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了我省的工作方案,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此次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活动情况:

在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我们将围绕“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深入宣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开展“地方党政领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主题采访报道,宣传地方党委政府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相关举措;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专门发文要求各新闻机构予以大力支持和配合,围绕宣传重点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日报社等媒体与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新闻宣传公益行动。集中采访报道一批食品行业诚信典型事迹,在贵阳市轨道交通主要站点、主要街道发布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6月18日在贵阳市人民广场将举行“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贵州省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将由食品生产经营者代表作从业诚信承诺;公安厅通报2019年打击食品安全案件情况;在活动现场,我们还将开展“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宣传、“你送我检”现场生鲜食品及食用农产品为民快速筛查活动、“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宣传。现场还将开展广大群众咨询、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活动。

在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还将分别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我爱最美高速•食品安全共创建”签名活动;“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食品安全口岸行”活动;“食品安全与营养进社区”、“食品安全进社区”、“贵州省群众食品安全痛点线上征集”行动等系列主题日活动;同时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粮食实验室开放日”、“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食品生产企业开放日”活动。广泛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系列宣传活动,促进公众树立食品安全理念,提升消费信心,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经营责任意识;提高监管人员监管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引导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智慧分享和实践创新,增强社会监督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和维权能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下面借此机会,向各位媒体记者简要介绍一下2018年以来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2018年以来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2018年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把握规律、强化监管,破解难题、服务发展,坚决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线,巩固了全省食品安全稳定向好的局面。

(一)源头监管更加严格。生态环境部门有序推进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农用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背景调查的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分析测试及数据上报等。农业农村部门稳步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面积达4706.18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439.07万亩、绿色食品96.66万亩、有机农产品170.4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8.9%;“三品一标”农产品6771个。贵阳海关从源头做好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188家,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74家,备案面积23.5万亩。

(二)全过程监管更加严密。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广大数据助力小作坊监管经验,办理小作坊登记证9031张,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由过去的79.1%提高到91.5%。全面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食之爽心行动和“明厨亮灶”、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全省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3%以上,大型以上餐馆、学校食堂和旅游景区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出台贵州省《食品经营许可事中事后监管方案》,探索建立健全食品经营许可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跟进做好旅游市场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做法得到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卫健部门对我省食品安全16个地方标准立项申请进行了审定,同时发布茶香型白酒、鱼酱酸调味料等17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新备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613个,修改备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80个。

(三)监督抽检更加严谨。截止5月底,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91948批次,完成风险监测5261批次,发布监督抽检信息1054期66443批次,覆盖全省所有市县乡和行政村,覆盖所有食品大类、品种和细类,覆盖在产获证食品生产企业,覆盖生产经营等不同业态,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8.1%。构建跨部门跨地区食品安全预警交流工作体系的做法在市场监管总局会议作了交流发言。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抽查农产品样品14008个,合格13998个,合格率99.9%。贵阳海关对出口茶叶、调味品、刺梨饮料、辣椒面、蔬菜等78个样品开展了3102个项次的抽样检验。卫健部门在9个市州、88个县市区全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在204家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覆盖全部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

(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新成效。2018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深入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食品销售经营主体清查与规范、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项治理、非洲猪瘟防控专项治理等20余次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3.57万家,发现整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问题1399条,查处违法案件共2719件,罚没金额2267.9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6件。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出动农业执法人员63894人次,检查企业15809家次,整顿市场19094场次,立案501件、结案408件、查获假劣农资105315公斤,挽回经济损失287.98万元。贵阳海关认真开展“国门利剑”行动,立案侦办走私食品案件7起,案值1160万元。

(五)打击违法犯罪力度进一步增强。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密切协同,建立健全了情报信息互通、案件协作、联合督办、对重大案件进行联合侦办等工作机制。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侦破食品刑事案件35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人,刑事拘留343人,逮捕120人,取保候审192人,移送起诉178人,涉案金额2亿余元。先后侦破了全国十大食品案之一遵义市龚乾明生产、销售假调味品案以及贵阳市肖仕军生产销售假茅台酒案等一批大案要案。

(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新进展。积极推进“双安双创”工作,贵阳、六盘水、毕节3个城市及10个县(市、区)、95个乡镇(街道、社区)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县乡验收。积极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超市、市场)创建,61家通过省级审核评价并公示。凤冈县、长顺县、江口县、雷山县、七星关区、习水县等6个县(区)通过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核查验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2次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全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特色、亮点,大力营造食品安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格局。省食安委其他成员单位面对机构改革,职能职责变动的情况,始终保持严抓食品安全工作的定力,认真履行成员单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的食品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一方面,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落实不够理想,基层监管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一些长期存在的食品安全顽疾、风险隐患还未彻底解决,新业态带来的风险又逐步显现,这些都给监管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确保全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义重大。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的指示和“四个最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全面推动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放心。

(一)以“党政同责”为抓手健全责任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制规定》,全面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属地责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食安委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力量,严密组织对食安委成员单位、下级政府和下级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督促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督促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二)强化食品安全源头防控。继续推进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组织农药兽药残留、“瘦肉精”、私屠滥宰、水产品“两药(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生鲜乳违禁物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草甘膦等除草剂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互认互信衔接机制。

(三)聚焦突出问题加强监管整治。以乳制品、婴幼儿主辅食品、大米、白酒等食品及食用农产品为重点品种,持续深入地开展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旅游景区、畜禽水产品、食品及保健食品欺诈及虚假宣传、冷链市场等专项整治。针对食用植物油、水产制品等原辅料风险,以及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规范等潜在风险和存在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深入开展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打击私屠滥宰、禽流感防控以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专项整治。

(四)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一是实行日常检查标准化、痕迹化、信息化管理,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落实日常监管责任。二是要重点围绕“一少一老”,即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和面向老年人的保健食品安全,以及“两大三小”,即大型企业、大宗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强化监管措施,严守安全底线,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基本面。强化和推进“三小”问题治理,推进食品生产小作坊三年提升行动。三是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重点排查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四是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五是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入网经营者资质审查力度,确保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备案率达到100%。六是持续加大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继续推动“明厨亮灶”工程创建,提升“明厨亮灶”覆盖面。七是加大对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源头治理,督促市场主办方对入场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建档率力争达到100%;持续推进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管理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评级、升级、降级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模式。严格食盐监管,配合做好《贵州省食盐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八是深入推进食品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专项整治。

(五)强化风险隐患排查防控。组织实施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推进食源性疾病溯源体系建设,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组织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发布质量信息。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完善监督抽检信息公布机制,及时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处置不合格产品及其企业;研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完善风险交流制度。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和通告。

(六)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深入推进食品打假“利剑”行动,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加强专业化智能化侦查、稽查能力建设,提升主动发现、精准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效能。继续推进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积极推进日常监管和执法办案信息共享。严厉打击非法添加等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食品走私打击力度。严厉查处食品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

(七)健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制度,强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贯,支持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

(八)推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信息化。进一步推进许可申请、受理、审查、发证、查询等网上办理,切实提高网上办理时效。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样式,加快推进电子证书的发放和使用。不断提高许可效率,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一。

(九)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向“互联网+”要监管力,大力推进“智慧监管”,探索开展“机器代人”,尽快实现监管方式信息化,切实使监管方式跟上风险特点、产业发展变化。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治理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接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购买必要的设备,实现“带证上网、代码上线、带标上市”,主动向下游农产品供应商提供追溯标签。

(十)构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组织做好涉及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舆情的监测和协调处置,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综合治理食品安全谣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强食品安全科学常识宣传,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教育。在贵阳市观山湖区、南明区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机制构建试点,积极探索“政府、部门、公众”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在督促企业诚信守法自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并继续支持我省的食品安全工作,欢迎媒体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希望通过你们给我们提供更多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线索。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抖音

微博

微信

头条

关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