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电力设备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
发布时间:2022-11-30 来源信息:贵州省市场监管局
1.加大电力设备质量监管力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产业情况,加强对电线电缆、变压器、开关柜、组合电器、隔离开关、断路器、光伏逆变器和汇流箱等重点电力设备产品质量监管,组织开展现场质量监督检查,必要时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肃处置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深入核查辖区内质量违法线索,依法查处未经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擅自出厂、销售等质量违法行为。对产品质量问题突出或者引发质量事故的企业,依法吊销企业生产许可证,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通报认证机构依法依规处理。对辖区内电力设备检验机构开展型式检验溯源检查,对出具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检验机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企业失信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于企业名下,并向社会公示。 2.切实防范电力设备安全事故。能源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辖区内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核查电力工程设备质量交接验收、运行检修台账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健全和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要督促企业及时进行整改。 3.推行电力设备质量安全风险分类管理。鼓励有关行业组织和骨干用户企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电力设备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平台,全面归集电力设备制造、采购、安装、运行、上下游市场以及舆情等方面的风险信息,并与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管指挥调度有效对接;依据电力设备产品特点,结合质量监管数据和市场环境状况,研究制定电力设备质量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标准,依据不同风险等级在行业内建立差异化管理措施,切实增强行业自律。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和骨干用户企业作用,充分利用行业组织、骨干用户企业电力设备检测与技术力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收集与研判,合力防范质量安全风险。 4.积极推动电力设备质量安全追溯。各级市场监管、能源管理部门要以“政府倡导、市场牵引、企业自愿、用户选择”为工作原则,结合实际积极推动电线电缆、变压器等重点电力设备产品开展质量追溯,将质量安全追溯作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考量,着力提升生产企业质量内控和风险处置水平。鼓励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协会、检测机构等组织成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联盟,共同实施质量安全追溯,着力提升全产业链质量竞争力。 5.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协同。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能源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联动,常态通报日常监管和使用环节发现的电力设备质量安全问题,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或违规采购使用劣质电力设备产品的企业,将其失信行为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向社会公示。推动实施联合惩戒,对重大案件进行联合挂牌督办,开展联合执法。

抖音

微博

微信

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