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地标产业项目 助力农村产业革命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2019年度
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促进工程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制度的保护作用,推进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石斛、刺梨、油茶、竹、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12个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5月16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2019年度贵州省地理标志产业化促进项目申报指南》,启动项目申报工作。
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促进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广使用产品专用标志、开展产品宣传推广和普及地理标志法律知识等,以点带面促进12个特色优势产业等农特产品产业发展。截至2018年底,我省共实施了9批55个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促进项目,投入项目经费1590万元,带动各方投入资金2765万元,其中2018年投入项目经费680万元,较2017年增长55%。目前,已验收的31个项目实施期内制定地理标志管理制度72个、制定地方标准21个、授权196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1388万枚,地理标志产品销售单价大幅提高。“都匀毛尖”、“虾子辣椒”、“施秉太子参”、 “德江天麻”、“盘县火腿”等项目实施均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资源优势就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路径。如“都匀毛尖”2010年获批保护,2018年茶园面积由保护前的32.57万亩扩大到166.95万亩;茶叶总产量3.9万吨,综合产值92.56亿元;覆盖贫困户51420人,带动贫困户每人增收1314.23元。
2018年,全省新增地理标志36个,总数达到298个,位居全国第九位。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6个,地理标志商标8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63个;中药材、茶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中获得地理标志17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