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场监管局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036号提案的答复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省市场监管局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03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6-28 16:24 字体:[]

贵州省工商联:

您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提案的相关情况反馈

(一)关于“具体建议1.强化社会协同监督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综合协调工程,需要全社会协同合作、配合发力。司法、立法、行政机关要在专利侵权举证方面给予更多的主动协助,在司法解释上向侵权方举证责任倒置方面做更多倾斜,鼓励更多创新企业勇敢维权、主动维权,威慑更多侵权企业守法合法。同时,要充分发掘和借助社会力量,鼓励广大消费者举报、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拓展社会力量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情况。

一是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贵州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远景目标纲要》部署要求,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大保护、严保护、同保护、快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形成全省市场监管、公安、法院、检察等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局面。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1.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依法审判和裁判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试点工作,妥善处理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民事交叉案件。3.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发挥贵州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作用,进一步规范案件信息管理和应用。探索建立我省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有效提高执行效率。4.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区域性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公证机构和仲裁机构。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持续推进中国(贵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202110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关于同意建设中国(贵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批复》,贵州省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贵阳市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重点,建立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街接相联动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破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专业性强、技术领域广、法律问题新”的难题,省市场监管局遴选一批专家组建知识产权纠纷专家顾问库,借助各行业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案件所涉专业性、技术性等问题提供意见和咨询。

(二)关于“具体建议2.加大对专利侵权的惩治力度。坚持依法从严,将现行法则关于知识产权侵权‘非法获利5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权利人损失、侵权人获利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情况下,人民法院依法确定基于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的惩罚性赔偿条款用足用好,提高知识产权违法成本。罚没资产可用于建立‘创新基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一是202010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下称:《专利法》)的决定,自202161日起施行,我省专利行政执法已全部执行修改后的《专利法》。其中第六十八条“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116月,全省假冒专利案件处罚金额总计415.8元,2021612月,全省假冒专利案件处罚金额总计43006元,20221月至今,全省假冒专利案件处罚金额总计66301元,罚没金已全部上缴国库。二是《专利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2021年,贵州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4857件,同比上升97.44%,审结3198件,同比上升133.26%。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66件,同比下降6.74%,审结130件,同比下降0.76%。知识产权行政案受理3件,同比持平,审结1件。

(三)关于“具体建议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营业务的专业机构给予阶段性的财政支持或税收减免,促使此类专业机构业务发展和能力提升,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专业水平提升。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训,面向民营企业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实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开展多层次、精准化知识产权培训”情况。

一是2021年,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申请承办2021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相关事宜的通知》(国知办函运字〔2021128号)要求,申办贵阳市为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考点,至此已连续12年成功申办贵阳市为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考点。印发了《省知识产权局申请承办2021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工作方案》,成立考试工作领导小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将各项任务明确到人,将考试制度落实到位,扎实做好了考前准备和考试组织各项工作,做到了全流程、全方位严格管理。2021年贵州贵阳考点报名考生共计303人,同比增长22.67%2021年专利代理师新增35人,累计达305人。2021年,资助专利代理师、知识产权师30人,资助金额6万元;资助知识产权代理机构4家,资助金额8万元,助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二是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贵州省经济系列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条件》(黔人社通〔202191号)。认真组织2021年度高级知识产权师职称笔试工作,全省共有3人参考;2021年度共有1人参加正高级知识产权师职称评审三是2021年,省委组织部统筹推进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干部培训学习内容,开设相关课程。在深圳改革开放学院举办“营商环境专题示范班”将“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作为现场教学内容设置;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与创新发展专题示范培训班”将“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教学内容,持续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教育培训走深走实。省市场监管局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实务培训班3期,培训各类知识产权实务人才400余人次。农业部门组织召开“全省2021年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推进会暨核查员培训会”,省、市(州)、县(市、区、特区)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共120余人参加培训。教育部门组织召开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明确贵州省本科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建设方向,培养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

(四)关于“具体建议4.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质效。通过加大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等推动专利质量提升,尽量杜绝低水平重复、避免改头换面的“专利”,节约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司法资源。对省内重点企业、知名品牌和老字号企业的知识产权情况进行梳理,建立健全保护清单,确保出现侵权案件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应对、精准打击,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情况。

一是省科技厅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将专利作为重要科技产出指标,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阶段对专利情况进行审查,保证立项质量,避免重复研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运用转化,2021年立项实施183项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项目,项目全部拥有技术知识产权,支持经费共7056万元。二是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清理,2021年以来我省已清理510250件,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率达94.8%。全省各级知识产权部门对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申请专利的企业、大专院校、代理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处理、分类指导。我省专利申请高质量占比从20204季度的7.4%提升到20214季度的14.3%。同时排查相关资助和奖励情况,对相关申请人和代理机构不予资助或者奖励;已经资助或者奖励的,全部或者部分追还。协调相关部门,梳理各类专利申请相关政策措施,对专利申请阶段资助、职称评定门槛等方面的政策进行清理,对现有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等鼓励创新的政策进行调整和修改,由鼓励专利数量增长向鼓励提升专利质量和专利成果产业化转变。三是调整和印发《贵州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资助办法》。2022318日,印发《贵州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资助办法》(黔知发〔20221号),对原资助办法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突出专利转化实施政策导向,鼓励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和维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授权的发明专利资助1500元,对已经实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授权的发明专利,资助标准每件3000元给予资助,对“高价值发明专利维持”(维持年限超过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每件资助3000元,取消商标国际注册资助等。四是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2021年,全省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93件,2022年一季度专利侵权纠纷立案3件。开展专利侵权执法业务指导,指导专利侵权案件办理,对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技术细节进行调查,研判出具鉴定意见,解决专利侵权纠纷“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问题。推动形成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审判部门统筹指导、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2021927日,贵阳市中级法院制发《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决书》(〔2021〕黔01民特484号)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结果进行确认。五是省商务厅正在指导成立贵州老字号协会,建立老字号企业重点联系制度,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收集、整理老字号企业在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以及打击侵权假冒等利益诉求,并及时反馈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鼓励和支持老字号进行商标、域名的注册和专利申请工作,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老字号产品的违法行为,为老字号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关于“具体建议5.完善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防范机制。注重对知识产权有关案件的分析研判,分析具有普遍性、共同性问题,对民营企业加强预警防范宣传,服务企业有效应对知识产权危机,防范知识产权风险”情况。

一是2021年,省双打办组织全省各地各部门做好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发布工作,截至目前,已从75个案例中筛选出第一批(10个)典型案例向社会发布。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食品药品、版权、著作权、商标、专利等领域。省法院于2021年4月发布2020年贵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及六大典型案例。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向省双打办报送第一批“双打”典型案例,并发布一批经济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范某某侵犯著作权案、张某某等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等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二是及时有效对海外知识产权开展风险防范预警管控,省知识产权局制定了《贵州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防范机制方案(试行)》《贵州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权服务工作方案(试行)》,鼓励企业积极应诉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三是为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出具《老干妈”商标海外维权及保护方案》。为省内相关行业企业出具《高性能新型环保增强树脂材料产业国内外专利预警分析报告》。在海外专利预警监测工作中,发现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和贵州航宇科技两家公司在海外专利申请技术方案上与国外同族专利有较大相似性,发布《关于贵阳市企业专利海外风险告知函》,帮助企业规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2021年7月27日收到中国(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关于贵州省企业商标海外风险的告知函》,告知辖区内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商标标识被越南一家企业在越南提出商标注册申请。2021年8月5日,根据属地管辖原则,省维权援助中心发函至贵阳市知识产权局,建议辖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时提示企业做好知识产权维权等工作, 8月9日,贵安新区市场监管局正式复函告知已将预警风险内容函告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提示该公司密切关注该越南公司的商标申请动态,并将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必要的协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大保护、严保护、同保护、快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沟通协调,力争设立中国(贵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实现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街接相联动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

(二)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加大对关系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和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特别是对抗疫防护用品、民生物资、农村食品、影响青少年儿童视力相关产品等商品的保护力度。加强在侵权假冒多发的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和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关键时段的治理。落实《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国家标准,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保护。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做好对侵权行为的防范、调解与查处工作。

(三)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诉调对接机制。深入推广“枫桥经验”,引导当事人通过非诉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促进纠纷源头预防。执行证据标准和侵权判断标准,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标准协调衔接。健全对涉嫌犯罪案件的工作衔接和涉案物品处置等制度。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加强侵权鉴定能力建设,准入符合规定的高资质高质量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鼓励支持引入电子数据等鉴定资源开展知识产权相关司法鉴定业务。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互联融合发展,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加强知识产权源头治理进一步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维护专利申请秩序,坚决打击和有效遏制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应对商标恶意抢注新趋势,严厉打击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商标注册管理秩序以及易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典型商标恶意抢注行为,防范和化解侵权风险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2022年6月22日    

抖音

微博

微信

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