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梵净山区域淫羊藿、黄精等地道药材为地理标识产品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地理标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中药材地理标志工作开展情况
地理标志工作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品牌打造的有效途径,我省历来重视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截至2024年5月底,贵州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3个,其中,中药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3个,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24家,铜仁市有德江天麻一个中药材相关地理标志产品。我省支持产品符合地理标志保护要求的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并根据《贵州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资助办法》规定,对获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主体和经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给予资助。2023年我省补助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56家企业共28万元,涉及中药材的有3家企业。2024年4月底,有10家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我省每年组织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产品进行抽检,5年来,共抽检60多个产品221家企业,抽检的中药材产品全部合格,抽检保障了产品的特色质量。
二、淫羊藿、黄精等地道药材相关工作情况
(一)淫羊藿、黄精等地道药材产业扶持工作
我省林业部门积极支持江口、印江等梵净山区域县区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2022至2024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产业化)共支持江口、印江809.05万元用于淫羊藿、黄精等5个林下中药材项目建设。引进培育了国药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江口县梵净山珍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印江合力阳光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江口梵净山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优强企业投资发展中药材产业。
省中药材管理部门积极支持梵净山区域淫羊藿、黄精、缬草、葛根等地道中药材逐步壮大规模,尽快促进产业升级,持续开展“定制药园”示范建设,目前,全省共有“定制药园”示范单位139家,涉及面积约45万亩。其中江口县建设“定制药园”示范单位3家,种植品种包含淫羊藿、缬草等品种;支持江口县3家“定制药园”入驻贵州中药材追溯服务平台,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初步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二)中药材地理标志标准化工作
我省现行有效地理标志相关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157项;为开展好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于2023年12月15日成立贵州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在中医药质量管理领域内从事标准化工作。2023年12月30日组织召开了省中医药标委会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拟制定《黔产道地药材箭叶淫羊藿栽培技术规范》《黔产道地药材多花黄精生产技术规程》等8个标准;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际标准,国药同济堂公司参与申报的贵州首个中药材国际标准《中医药-淫羊藿》,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49立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支持地理标志产品申报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划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产地范围的建议;跨县域范围的,由共同的上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产地范围的建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由提出产地范围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团体、保护申请机构提出。”因此,梵净山区域地道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应由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相关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省市场监管局将积极支持和指导相关申报主体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持续使用佐证材料收集、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划定、产品质量特色指标提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计划于7月开展一期地理标志工作实务培训。
(二)持续支持“定制药园”基地建设
省中医药管理部门持续支持江口县梵净山区域淫羊藿、黄精、缬草、葛根等品种继续积极申报“定制药园”基地建设,并在建设、种植技术和规范化生产等方面给予指导。持续发挥中医药标委会作用,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
(三)持续支持林业中药材全产业链条体系建设
省林业部门将继续指导梵净山区域县区谋划申报省级林下中药材产业项目,利用好“贵林贷”、林业产业项目贷款贴息等金融措施,吸引更多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到梵净山区域县区林业中药材产业建设,逐步形成以淫羊藿、黄精等为重点单品突破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条体系。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
2024年6月7日
(主动公开)
(联系人:张洪俊 ;联系电话:858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