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础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索 引 号: 000014349/2019-1757153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19-04-01
文  号: 黔市监质监函〔2019〕8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2019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2019年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黔市监质监函〔2019〕8号)

发布时间:2019-04-01 10:04:53
【字体: 打印

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贵安新区市场监管局,仁怀市、威宁县市场监管局:

现将《2019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4月1日


2019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19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助力实施我省“三大战略”行动,以维护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质量需求。围绕总体思路,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点。

一、加强重点领域监管,严守安全底线

(一)制定实施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目录。按照总局下发的《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19年版)》,突出监管重点,结合我省监管、产业、安全等实际情况,制定《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目录(2019)》,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产品纳入重点监管范围,提高监督抽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突出重点工业产品,保障质量安全。建立和完善重点工业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突出加强对取消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工业品质量安全监管。以钢铁建材、危险化学品、成品油为重点,加大对涉及产品质量稳定性、安全性和环保等指标的监督抽查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打击“地条钢”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以监督抽查合格率低、质量状况波动较大以及假冒伪劣比较严重的产品为重点,加大监督抽查和专项整治力度。以电线电缆、防爆电气等低价中标现象比较突出的产品为重点,做好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和预判工作。

(三)突出重点消费品,保障“用得放心”。对特殊群体、特殊领域、特殊功能的消费品,特别是儿童、老年等特殊群体用品,家用电器、家具家装等日用消费品和新兴消费品,加大流通领域产品质量抽查力度,发布消费提示,引导正确消费,保障消费安全和合法权益。在儿童用品方面,要重点关注儿童玩具、学生文具、学生服等生活和学习所需的日常产品。在老年用品方面,要重点关注老年助行器、折叠椅凳等出行用品。在家用电器方面,要重点关注移动电源、电磁灶、电源延长线等合格率比较低或者通过风险监控发现舆情报道较集中的产品。

(四)突出食品相关产品,保障“食得安心”。推进实施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度,加强证后第一次全覆盖检查,提高检查效率和检查能力。加强食品相关产品日常监督检查,以近年来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较高、区域性问题比较突出的食品相关产品,以及产量大、生产范围广的食品包装用纸等为重点,增加抽查频次,集中力量降低产品不合格率。加强与食品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食品生产、经营流通等领域食品相关产品存在的问题,提高监管的针对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五)突出纤维制品,保障“穿得称心”。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方式,联合教育等部门,以学生服监管为重点,引导和督促企业落实国家标准,规范采购行为,促进纤维制品行业提质增效,保障纤维原料及制品供给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穿得称心”。

二、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制定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各地要以影响人身安全的焦点、社会关注的重点、投诉的热点、质量突出问题,覆盖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统筹好时效性、季节性,协调好定向抽查、专项抽查,科学合理制定2019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

(二)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工作质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要求及程序组织监督抽查工作,严格依照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监督抽查实施方案要求组织监督抽查工作。在生产领域监督抽查工作中,要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机制,探索创新改进监督抽查工作措施和方法,进一步建立完善区域监督抽查对象名录库、抽样人员名录库、检测机构名录库和重点商品名录库等。督促技术机构严格按照纪律要求、工作规范及抽查程序开展抽样检验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出厂检验制度。 

(三)进一步提高不合格产品企业后处理工作的有效性。要打破固有的分段监管思维和模式,以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的后处理为抓手,综合运用执法、信用、商标、广告、认证认可、标准、计量、专项整治等综合管理手段,形成监管合力,严厉清查不合格产品和严格处理不合格生产经营主体。将分类监管与风险监控、生产许可、抽查等有机衔接起来,打造闭环式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

(四)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运用。严格按规定发布、通报、报告、应用、管理监督抽查结果,纳入企业信用信息记录。认真分析和梳理监督抽查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向执法部门提供执法线索,为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提供技术参考,推动消费者保护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强消费引导和行业自律。发挥技术机构在“检管结合”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监督抽查结果强化对质量问题的溯源管理,为企业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五)发挥好专项整治的遏制作用。针对风险高、已出现区域性或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苗头的产品,及时开展专项整治,加严生产许可、强化监督抽查、严格过程监督检查,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效遏制险情。围绕玩具、文具、学生服等产品,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针对儿童玩具、学生文具等问题突出的产品进行专项整治,开展食品用纸包装等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结合告知承诺改革要求,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重点工业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对于问题企业要依法严格处理。

三、加强产品质量风险监控,防范化解潜在风险

(一)完善风险监控机制,发挥研判预警作用。进一步完善贵州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规范和实施意见,加强重点工业产品及主要消费品风险监控,分析掌握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监管控制措施,实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二)强化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有效防范化解潜在风险。科学制度年度风险监测计划和专项风险监测计划,合理选择风险监测的领域和品种,加强质量安全形势分析研判,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分类采取监管措施,推动实现精准监管,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四、加强生产许可管理,提高证后监管水平

(一)进一步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按照总局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的要求,对省级部门实施审批的产品,按照国发〔2018〕35号要求实行告知承诺审批。继续落实企业条件未发生变化到期延续免实地核查等“绿色通道”要求。

(二)进一步强化生产许可的审批及监管。对生产许可证目录内的产品,要严格按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产品实施细则的要求从严受理、从严审批,从生产源头保障质量安全。对通过简化程序和告知承诺取证的企业,要在规定时间,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规定开展后置审查和检查,对不合格的及时撤销其生产许可证。要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开展获证企业后续监督检查,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要严肃处理,会同综合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直至取消其许可资质。

五、探索创新机制制度,实现全域监管融合

(一)建立健全生产、流通、消费全域监管模式。要根据机构改革后新的职能要求和省局《深入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落实目标任务”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聚焦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加强方法路径研究,建立覆盖全领域全流程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二)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对现有的“贵州省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管平台”升级改造,拓展功能,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大数据应用,逐步实现监督抽查信息在线采集和传递,以及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的统一归集,建立实时、动态的生产企业库、抽样人员库、重点商品经营主体库。

六、加强服务大局保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一)运用质量监管手段,助力化解过剩产能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企业,坚决不予受理。对于存在落后装备和工艺、生产淘汰产品的申请企业,坚决不予许可,对已取得许可证的,注销其证书。开展获证企业全面监督检查,依法严肃查处获证企业超许可范围违法生产落后产品的行为,直至注销其生产许可证。加大成品油、车用尿素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开展成品油和车用尿素监督抽查,加大对城乡结合部、郊区、农村加油站的抽查频次。

(二)发挥职能优势,保障重大活动产品质量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参加重大活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实施重点监管,开展专项抽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手段保障重大活动的质量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抖音

微博

微信

头条

关闭

回到顶部